材料遭疯抢!电池企业数百亿锁单“背后”
动储需求两旺促使锂电掀起新一轮扩张高潮,同时上游产业链大单不断浮现,锂电供应链格局正加速重构。
11月6日,天赐材料发布两则合作公告: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与国轩高科约定2026-2028年采购87万吨电解液,同日与中创新航约定同期供应72.5万吨电解液,两笔订单合计159.5万吨。
以2.5万元/吨的价格计算,天赐材料对国轩高科和中创新航的两笔订单金额接近400亿元。
无独有偶,11月6日,嘉元科技公告与宁德时代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内容规定,宁德时代将在2026年至2028年间,向嘉元科技分别采购不低于15.7万吨、20.4万吨、26.5万吨的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累计规模达62.6万吨。
多笔长单折射出市场需求的火爆,同时电池厂频频锁单,也拉高了市场对行业的整体预期,锂电整体需求有望继续延续。
01
电池企业数百亿“挥洒” 行业长单频现
2025年至今,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楚能新能源等一众电池企业纷纷向上游产业链“锁单”,涉及磷酸铁锂、负极材料、电解液、锂电铜箔、结构件等各个领域。
若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来计算,多笔订单金额高达数百亿元。且以上订单基本覆盖未来3-5年,体现了电池厂对长期供应的重视。
此轮“采购潮”的背后有两大核心推动因素:一方面,随着2025年海外储能大单频繁签约落地,市场对储能电芯需求大幅攀升,头部电池企业产线持续满产,为保障供应稳定,纷纷向上游材料环节加大采购力度。
尤其三季度以来电池厂产能利用率逼近满产,比如宁德时代2025年三季度产量约180GWh,产能利用率超过90%,已经逼近2022年最高峰。
亿纬锂能目前则接管了多个外协工厂,今年整体产出10-12GWh,明年预计能贡献30GWh。
瑞浦兰钧方面,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升至80%左右,较2024年提升约20个百分点。自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储能电芯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7月份达到满产状态,月度订单量是产能的2-3倍。
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密集采购材料大单也源自对市场需求乐观的预期。这场是围绕供应链的长远布局,不仅关乎成本控制,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市场份额的“卡位赛”。
另一方面,供需格局转变下,原材料价格上涨形成成本压力,材料厂产能利用率同样达到新高。为控制成本并锁定长期供应,电池企业需要进行战略储备。
截至11月6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已升至7.85万元/吨,最高报价接近8.23万元/吨。作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关键原料,碳酸锂价格走高进一步推升材料成本。
六氟磷酸锂价格也在近期一路飙升。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从7月的近5万元/吨涨到现在的12万元/吨,三个半月涨幅达140%。
涨价背后是供需紧平衡现状。供给端则因前期行业深度调整,大量中小企业产能因长期停工、设备老化而难以快速恢复,导致整体供应偏紧。
天赐材料方面人士透露,当期该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利用率已基本饱和,生产处于高效运转状态。订单节奏以月度为单位稳步推进,充分匹配市场需求。
同样的,相较2024年,目前磷酸铁锂铁锂行业整体开工率较高,整体产能利用率70-80%,其中头部铁锂厂商稼动率饱满,基本保持开工率9成以上。
湖南裕能磷酸铁锂当前月均排产10万吨,已超负荷运转,订单持续满产满销;安达科技也表示,目前公司磷酸铁锂订单已排到明年上半年,可使用的产线持续满负荷生产中。以至于企业直言:“现在更多是产线在挑订单,而不是订单在挑产线。”
锂电行业的复苏已从价格信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从各家企业综合反馈来看,乐观预计此轮市场行情将持续至明年一二季度,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各个细分领域供需情况将进一步向好。
新一轮产业大周期的脉络,正变得愈发清晰。
02
落后产能淘汰 龙头企业充分获利
不难发现,头部电池企业订单正集体向细分领域龙头下放。凭借技术和产能等优势,锂电头部企业材料量利双升,价值重估趋势明显。
比如,基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对高能量密度、快充性能的电池需求激增。磷酸铁锂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压实密度≥2.6g/cm³)成为主流,头部企业对高压实材料需求迫切。
而高压实密度生产需二次烧结工艺,对前驱体磷酸铁制备、颗粒级配要求严苛。目前仅富临精工、湖南裕能等少数头部企业掌握量产技术,中小企业良率低、成本高,难以大规模生产。
因此,可以在上述企业订单中都能看到关于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的采购和技术研发合作。作为原本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环节之一,铁锂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出清速度将加快。
除业务层面外,电池企业还将目光投向了股权绑定,为材料供应加上“双保险”。
比如,宁德时代继上半年斥资4亿元取得江西升华18.74%的股权后,宁德时代在9月底与富临精工等达成协议,拟共同对江西升华增资扩股。其中宁德时代增资金额为25.63亿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江西升华51%股权,升格为新任控股股东。
中创新航也接连入股中科电气、盛新锂能两大上市公司。10月31日晚,盛新锂能发布多条公告,拟向深圳盛屯集团、中创新航、华友控股集团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发行价格为17.06元/股,募集规模不超过32亿元,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10月30日,中科电气披露公告,四川、成都国资与中创新航将间接入股中科电气,合计以8亿元受让中科电气5.001%股份。同时,各方将共同推进负极材料相关产业化项目在四川落地。
从订单到股权、从采购到技术深度合作,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业务共同体”,产业链正走向深度协同与绑定。
对于上游产业链企业而言,长协订单意味着业绩保障。以磷酸铁锂为例,主要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盈利状况有效改善。
行业龙头湖南裕能第三季度营收88.68亿元,同比增长73.9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235%。万润新能、龙蟠科技、德方纳米、安达科技等二梯队企业均较大幅度减亏。
且不同于以往的是,此轮长协订单中”锁量不锁价”。天赐材料在10月30日的业绩说明会中表示,公司电解液产品报价与六氟磷酸锂挂钩,不同客户依据以往价格情况,参考第三方报价区间随市场价格调整,部分长协订单也会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与客户重新定价。
多氟多也称,“当前市场环境下,行业内企业普遍不愿签订长期订单,若要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价格方面折扣较小,同时为保障合作稳定性,合作方需支付一定预付款。”
这意味着合作材料方即获得长期、确定的订单量,有助于规划生产和产能扩张,降低库存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能够保留价格调整权,使其能在市场供需变化导致价格上涨时,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提升利润空间。